当前位置:首页 > 优秀作文 > 字数作文

过中秋节的作文700字

时间:2024-04-18 10:07:43
实用的过中秋节的作文700字锦集7篇

实用的过中秋节的作文700字锦集7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过中秋节的作文700字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过中秋节的作文700字 篇1

婆婆和我们不住在一起,她总说搬过来会吵扰我们。但每逢过年过节,我们都会把婆婆接过来住,享受一家团圆的欢乐。婆婆也很乐意。上了年纪的人,对于“团圆”这个词汇,自然会有更深的理解与感受。

婆婆没有其他嗜好,就是爱吃。听说爱吃的人一般都很随和,容易相处,这一点倒是不假,婆婆就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每年中秋节前夕,我都会去把婆婆接过来,然后婆媳俩一同上街去选购月饼。婆婆爱吃广式月饼,说它皮薄、松软、香甜、馅美。而我则偏爱徽式月饼和苏式月饼,因为徽式月饼小巧玲珑、洁白如玉、皮酥馅饱;苏式月饼松脆、香酥,重油而不腻、甜咸适口。婆婆爱吃蛋黄馅儿和冰糖馅儿的。我则爱吃桂花馅儿和黑芝麻馅儿的。每次去采购,我们总是会将各式各样的月饼都只买一个,回家后逐一品尝,觉得味道不错的,就再去买一些,留作正式过中秋时吃。

品尝月饼最好玩。我们将月饼在餐桌上一字摆开,然后在每个月饼前放一只盘子,用水果刀从各个月饼上分别切下两小块放在盘子里,我和婆婆一一对其进行品尝。光吃还不行,还得给月饼打分,最后选取总分排名前几位的月饼,进行再次采购。其形式说起来与“斗茶”极为相似。

去年中秋节晚上,一家人将茶几搬到阳台上,沏上一壶香茗,一边观赏月亮,一边品尝月饼。婆婆最能吃,每次都能吃好几个,我劝她:“您有高血压和冠心病, 少吃一点,太甜腻。”婆婆就笑着说:“你买了那么多月饼,我不趁着在这的时候帮你们多消化一点,等我走了,那些月饼还不全都被你们浪费了呀!”看着老人家兴致勃勃,我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不停地劝她多喝茶,别噎着,再就是让她多吃瓜子和水果,转移注意力。

中秋节过后,我们总是希望婆婆能够和我们再多住些时日。可每当这时,婆婆却固执起来,非得回那所老房子。如果我们不送,她自己也要回去。去年的中秋节过后,我又想把婆婆留下来,婆婆不肯,我说:“您回去一个人住有什么好的,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不如就住我们这,又不是没房间。”婆婆说:“谁说我是一个人住?丫丫(我女儿)的爷爷在那儿陪着我呢!他每天都在梦里和我说话。昨天还托梦给我,让我给他带几块月饼回去呢!”

我和先生不再坚持,乖乖地将老人家送回老屋,送她回到老伴儿的身边。或许,在那里,她才觉得最温暖,觉得不孤单。尽管公公已经去世多年。

那天从老屋回来,我跟先生商量:“以后每年的中秋节,咱们都上妈这边来过吧!”先生吻了我一口,没说话。

过中秋节的作文700字 篇2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意义,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古时还有祭月和拜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有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地方,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饼与中秋节的联系是在明代。具有关资料说,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身和赠于亲朋好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比如,山西省介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小孩们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过中秋节的作文700字 篇3

今天是中秋节。爸爸、妈妈带着我提着月饼、水果,大包小包的到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见我们来了,十分开心,爷爷说:“今年国家规定中秋节全国放假一天,让全国人民开开心心过好节,我们家也要和和美美过好这个团圆节。”我问爷爷:“那我们家怎么过这个团圆节呀?”爷爷说:“中秋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就按老传统方法过。”我又好奇地问“老传统是怎么过法啊?”爷爷说:“你看哪儿!”我顺着爷爷手指,只见东窗台上的香炉里已燃了香,一股轻烟袅袅,满屋香气氤氲,长案台上已摆满了鲜果,有红红的柿子,雪白的香藕,嫩嫩的莲蓬、香喷喷的月饼……,我伸手正想上前挑好吃的尝尝,爷爷忙说:“这是供月的,现在不能吃”。我又问:“为什么要供月呀?”爷爷说:“供月和祭月表达的是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在漫长的农耕文明时期,先人们用这种方式来享受丰收的喜悦和对来年及未来美好生活的祈愿。”

正说着,月亮从云缝里钻了出来,露出了她皎洁美丽的笑脸,把一道柔和清丽的银辉,洒在窗下的地板上,我脑子里突然联想起老师课堂上才教我们的李白的“静夜思”那首诗的意境,正想在大人面前炫耀一番,只听见爷爷在那边一边仰望着月亮,一边又说道:“我们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先贤们是特别讲究韵味和情调的,比如七夕在葡萄架下看牛郎织女;又比如友人远行作别,不仅要饮酒送行还要吟唱作诗,古人的“行为艺术”,比当今的要高雅多了。中秋佳节,人们在赏月祭月的同时,更会吟诗歌唱,或抒发情怀,或寄托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留下传诵千古的杰作”。我听到这里,忙迫不及待地说:“对,我知道,我们刚学过李白的“静夜思”,还有“古朗月行”!奶奶说:“那你就朗诵给我们听听。表演得好,奶奶把你最喜欢吃的月饼赏给你。”我清了清嗓子,运足了气,抑扬顿挫,一字一句地把这二首诗背了一遍。爷爷带头,奶奶、爸爸和妈妈给我热烈鼓掌。爷爷说:“今年过节我们诵读名家名作,明年宇鑫就是十周岁了,我们每人要朗诵自己的诗作,好不好?”大家一齐鼓掌说:“好哇!”,说完我们大家一齐大声吟唱起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千里共婵娟”

我们全家过了一个欢乐的团圆节,欢乐的歌声在香馨的空气中回荡,在溶溶的月色下传播,我吃着奶奶递给我的甜甜的月饼,心里更是甜滋滋的。

今年中秋节我过得特别开心。

过中秋节的作文700字 篇4

今夜正是中秋。趁此良宵,我和爸妈便一同外出散步。

月亮,已是早早地出来了。人道月有阴晴圆缺,其实还是”十常八九,欲磨还缺“罢了。每当那月圆之夜姗姗来迟,人们就会惊喜地发现,那似乎永远带缺的月亮,竟会以这样完美的形象出现在天穹。你若是吹毛求疵,还想挑出什么不足之处,却只会觉得那神奇的满月在眼中越来越饱满,越来越浩朗,永永远远是精巧绝伦的一轮。——有人说,满月没有圆规画的圆,其实不尽然吧!圆规作圆不过是用冰冷的仪器和规则来确定罢了;而满月的圆,却是无数人用最美好、最热忱的心加以润色、烘托的。谁更高一筹,不言自明了。

抛开月缺,但看月圆,也是颇具情趣变化的。月亮也有他多变的心情,多元的.气质,不会因一样的圆形外表就流入俗套。有时天色晴好,月色清明如水,宇宙清澈,意境清幽;有时月亮敛光静处,在黑黝黝的夜空中显得格外从容和宁静。这是月亮是一种奇诡的色泽,不是皓白,也不是金色,只是格外浓烈,格外复杂,显得神秘、空旷而深沉,若配上长湖松林,真如画图一般;而今天,天空似乎有些雾霭,月亮不得朗照,周围的一带云丝是被柔柔的光照亮了,好像月亮安详的“佛光”,又如一只不见其形的灯罩,点缀着月亮这只大萤火虫。他就这样呆在高高的天际上,俯察万物,还有几分中秋月的大气和从容。这,又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月亮。

不知不觉,与家人已经走了很久了。走在路边的林荫小径上,一路有好风相送,凉意徐徐,令人神清气爽,忘却时间,忘却不属于此刻的琐事。爸爸一路与我开着玩笑,末了,也不免要讲些严肃的话题。到异地求学三年,自然是要多多留心,不可马虎。他告诉我要学会保持良好的心态,待人接物要如何如何,面对挫折不必丧气,做人要积极大方。我一路与他边走边谈,似乎是受了他的话和月色的感染,真真感觉平和了许多,内心也如月一般,空灵澄澈。

乘兴而游,兴尽而归。此时月已升上中天,云丝的束缚微弱了。此时月色清凉,浩然轻气,盈满乾坤,大半个天球都已被如水的光辉浸润了。街上的五彩霓虹,粲然灯火,都无力与之争辉。地上,树影摇曳;草丛里,百虫齐鸣。汽车的轰鸣远了,炫目的光华黯了。我想到一件有趣的事——人们永远只能看到月亮的一面。它就以这一面,恒久不变地在夜空凝望大地,凝望人群。任时光流逝,人物更替,月亮总是月亮,不曾改变。月啊,你可见了多少人的精彩生活?偷窥了多少人的美好憧憬?现在,也请你伴我同行,看我会创造出怎样的快乐与精彩吧!

过中秋节的作文700字 篇5

家里一直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中秋节的团圆饭家人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因为爷爷说每年的这一天,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是他感觉最踏实最高兴的事了。爷爷的话相当有权威,没人敢不听。

拥挤的车站,每个人都急着回家团圆。有的人甚至想爬窗户钻进车里,被车站管理人员拖着腿往下拽。我站在售票口快被挤成了压缩饼干。下午3点我终于买到了一张回县城的车票。可是我又后悔了。到了县城也得晚上8点多了,而县城到我们镇上只有上午9点和下午3点的两班车。从县城到我们村怎么也得2个小时吧。给父亲打电话要不我把票退了吧,不回去了。父亲请示爷爷,爷爷在电话那边坚决的说“不行,我去县城的车站接你”。晚风习习,吹得我打了个寒颤。县城的车站行人已经很少了,我还没下车就看到到爷爷和父亲站在车站门口,爷爷的背有些驼了,连走到镇上赶集都费劲。真不知他是怎么来到县城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得走两个小时的路程回家。一边走着我一边埋怨爷爷“何必呢,不就是中秋节吗。害得我们都这么辛苦。让我爸一个人来接我就行了,你走这么慢,还来干什么?”爷爷什么也不说,只管低着头往前走。今晚的月真圆,皎洁的月光洒在乡村小路上竟然有别样的柔美。很长时间都没有这样的闲情雅致了。因为很忙,忙工作忙应酬,忙得没有时间常回家看看。

晚上10点回到家,奶奶和我的母亲赶紧端上饭菜,叫醒熟睡的小妹。给爷爷和我的父亲拿来了酒杯。那晚我们在爷爷的葡萄架下边吃边聊一直到半夜。爷爷微微有些醉了“是你奶奶她想你,经常半夜在那流泪。除了过节放假你才能回来一趟。平时更是很少回来。我……我也想你呀”我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

这是20xx年我第一次去外地工作,回家过中秋节的那个夜晚。这么多年过去了,爷爷蹒跚的脚步,还有喝醉酒时那苍老的眼角的一滴泪,深刻的烙在了我的记忆里。却使我不能理解的是:什么样的动力,让爷爷来回走了四个小时的路程接他的孙女回家过中秋节。也许只有我们也做了爷爷奶奶之后,才能切身的体会儿孙绕膝,一家团圆是怎样的一种幸福滋味。对儿孙的牵挂又是怎样的一种煎熬。

什么最重要?亲人最重要。只要你心里有这种想法,即使你身在千里之外的异乡,回家的路途也并不是想象中那么艰难。

过中秋节的作文700字 篇6

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这意境荡涤我陈旧的思想,冲刷掉世间的不平。或许你对这圆月还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请开启你思维的闸门,畅想明天,畅想属于自己的“心月”吧。

过中秋节的作文700字 篇7

在滴滴嗒嗒的雨中,中秋节悄然而至。望着滴沥不停的小雨,儿子茫然地抬起头:“没有圆月的中秋节还是中秋节吗?人们常说中秋月圆之时,全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其乐融融。现在雨下个不停,明天的中秋节怎么过啊?”

中秋节是我们祖国传统的节日,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过的是团圆也是思念。圆月代表着团圆,圆圆的月饼是经过甜蜜的浸渍,抿上一口,沉浸在心田的味道是圆圆的甜甜的,月饼也象征着团圆,也代表着圆月。忙碌的人们离乡在外,在中秋团圆之时,增添了几分思念之情,唯对月祈祷,希望家乡的亲人平安幸福,把富含甜蜜和团圆之气的月饼,传递到每个亲人的心间。

“爸,分享你小时候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吧!”儿子好奇的伸长了脖子问到。

小时候,盼望着中秋节的到来,因为只有中秋节才能吃到甜甜的月饼,平时对月饼只能有奢求的欲望。看着奶奶买回的一封月饼,不到中秋节都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每天都要看几次,看看是不是有人偷吃了,否则连上学都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那封油纸封存的月饼也是每天的快乐所寄托的。

早也盼晚也盼,终于盼来了中秋节,中午饭也改善一番,因为在碗里添加了肉丝,可这并不是我所起期盼的,到了夜里,大如银盘的月亮高高地挂在天空,奶奶搬来了一张小凳子放在院子,小心地解开封闭着月饼的神秘绳子,把月饼放在小凳子的盘子里,再放几个水果,点燃几柱香虔诚拜月,嘴里小声的说着什么。待到奶奶吩咐可以吃月饼了,那兴奋的心都像是要跳出来,看着拿在手里的月饼,却不舍得咬一口,用牙齿刮掉一点,一点一点的品尝,边吃边比着,看谁手里的月饼大。快乐、温馨和团圆的气氛围绕着我们一家。

月饼是圆的,月饼是甜的,月饼也是团圆和思念的象征,在中秋节来临之时,让咱们对寄祝福于月饼,把我们的祝福带到每个人的心里:明月,一闪一闪,挂天边;思念,一丝一丝,连成线;回忆,一幕一幕,在眼前;但愿,一年一年,人圆全。愿你过的每一天都象十五的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实用的过中秋节的作文700字锦集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